週日(1/12)與g0v Rentea 社群的夥伴把握展覽最後一天,前往忠泰美術館參觀「台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覽,延續從之前在台博館鐵道園區公共住宅展後,對於建築相關展覽的留意與關注。我很喜歡展覽中以解嚴為背景的敘事軸線、論證敘事軸線的媒材、以及展出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展覽的重心並非對建築技術或設計的關注,而是建築背後的建築師,他們所生長的時代、求學的環境、承繼的系譜、接觸與參與的媒體與展覽、遭逢的時代巨變、以及最終孕育出的作品。這也是我對於這個展印象深刻,甚至要特別為文記之的原因。
解嚴的背景
展覽利用了忠泰美術館的動線,在二樓以報導拼貼的方式呈現解嚴前夕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背景。二樓末端就是解嚴令的輸出圖,寥寥數語,卻扭轉了台灣歷史的軌跡。通過解嚴令後登上階梯,展覽的主視覺與標題於是才在眼前展開。原來前面的拼貼與解嚴令本身都只是展覽的序言,想要述說的故事現在才開始。
生長的時代
解嚴之後的台灣,在建築與住宅發展上是如何的?隨著法制鬆綁,建設公司如雨後春筍出現,房屋產銷分離制度的推行也讓預售屋興起。然而公共住宅供給不足的問題也持續存在,各級政府機關開始成立部門推展政策。在展覽內容中,房市指數的黑線與股市指數的紅線在政府放鬆管制後紛紛走高,最終重合,是當時的時代背景,也是持續到現在,對於公共住宅的挑戰。
求學的環境
我很喜歡這一區的展品,從建築師求學的筆記、建築六校聯誼的手冊、上課的講義、充滿呢喃的日記,讓非建築科班出身的觀展者,能夠一窺這些建築師尚在蓄積知識的青澀時光。同區建築雜誌上的新聞片段,例如「第一條中運量捷運系統即將開工興建(捷運木柵線)」、「國防部與其他部會就信義計劃區進行協商」,也都相當有趣。
承繼的系譜
這大概是整個展覽最為核心與精華的展板了,運用仿世界地圖的設計,呈現解嚴世代的建築師如何在社會議題(例如 OURs)、設計、乃至於行動上,與解嚴前的恩師們產生連結與互動。作為喜歡看建築展的建築外行人,透過這個系譜,總算可以將之前輾轉於不同資訊來源收集到的幾個名字,如夏鑄九、黃聲遠等,拼貼回台灣的建築史上,系統性地了解這些知識與經驗是如何被傳遞,同時也透過解嚴這面時代棱鏡的折射,展現出不同的特質。
接觸與參與的媒體與展覽
過往在建築展中,書籍與雜誌通常被當作陳列的物件,光是存在便足以(或者是強硬地讓觀展者相信)某一個時代背景的脈絡。不過在這個展覽中陳列的許多雜誌,如《建築師》、《台灣建築》、《雅砌》等等,都有讓觀展者翻閱。我很喜歡這樣增加展覽層次的做法。
雜誌中的而將建築展作為展覽的展品,也是這一個展覽的突破之處。從 IEAGD 評圖、6X2紙上展覽、國內美術館展覽的或者是國際上,威尼斯雙年展的建築展覽,都是讓不同程度的建築學徒與建築師展現自身建築語彙的舞台。
時代巨變
九二一地震的災後重建規模巨大,卻也產生了許多空間改造的契機,時任教育部長曾志朗的一紙公開信,號召建築師投入校園設計,催生「新校園運動」,利用震災重建的機會創造出了創新的校園空間。不過有點可惜的事情是,不曉得是展覽空間或篇幅有限,還是為了維持敘事的一致性,展覽中並未呈現「新校園運動」光芒背後的暗影,報導者在 2019 年就有針對和興國小與廣英國小進行報導,討論新校園運動政策長期來看的弊病。這樣的批判是有可能讓論述更加全面的,可惜並未被收錄。
作品:從二二八到好茶部落
作為一個建築展,卻直到最後的展區才展示建築模型與作品,突顯這個展覽將時代與人物作為主體的敘事選擇。我很喜歡好茶部落的展區中,不只展示了好茶部落在不斷因為天災人禍遷徙的過程中,部落文化流失的挑戰,也將重建石板屋的工具與石板一併展示,甚至允許觀展者觸摸與把玩。石板屋建造時因為石板質地,甚至會區分顏色較深,質地細密的公石,以及顏色較淺,質地較鬆的母石,用擬人化的方式傳承傳統智慧。展覽選擇台北市二二八紀念碑的競圖遺珠也相當耐人尋味,特別摘錄評審的評語,不確定是否有弦外之音。
這些作品是前面所有論述集大成的展現,從對社會議題的關懷,到對何謂「台灣建築」的探索,都能在這些建築與設計中看到建築師試圖用自身創作傳達的語彙。
結論
相較於上一次來忠泰看的安藤忠雄特展,這一個展覽深度更深,觀展者的同質性也更高一些。比起那些著重於建築作品的展覽,我更喜歡這樣的方式,以時代與人物為主體,將建築作品作為思想展現的展覽方向。
接下來想要去的展覽,就是台博館鐵道部園區的「另一種現場:修澤蘭特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