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 Blockchain Summit 的三場有趣議程

崔家瑋
14 min readAug 13, 2024

--

今年的 Asia Blockchain Summit 因為阿南德、證嚴法師、喬瑟夫高登李維等人出席的關係引發許多話題,不過在這樣的活動中找到有趣且符合自身興趣的議程本來就相當重要。剛好我參加的兩天中聽到了三場有趣且內容值得分享給大家的議程,將筆記發佈在此,歡迎分享。

引發炫風的喬瑟夫高登李維

第一場是有關虛擬資產監管的:

主題:Finding a way forward in an evolving regulatory environment

主持人:Fergus Clark

與談人:

  1. Angelina Kwan / Senior Advisor, IMC Asia Pacific | Stratford Finance Limited
  2. Paul Grewal / Chief Legal Officer | Coinbase
  3. John Montague / Managing Partner | Montague Law
  4. 熊全迪 / 理律法律事務所 合夥人

主持人先問 Paul Grewal 歐盟新上路的 MiCA 對於 Coinbase 業務的影響, Paul 回答新的監管法規上路一定會對業務造成影響,Coinbase 也在盡力調整,從業者角度來看,他認為各國如果能使用相似的監管原則是業者所樂見的,業者並不希望同樣的虛擬資產在不同地方要面臨不同的定性與監管要求。而對於如何安撫投資人的信心, Paul 則回覆這是一件要持續進行但具有挑戰性的事情,不過以他的角色來看,即時了解全球的法規近況與監管框架很重要。

Angelina Kwan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則著重於對 MiCA 的介紹,其提到 MiCA 已經提供許多資產的監管架構,同時更重要的是該法案亦納入人工智慧發展的考量。但同時他也以香港近期上架 ETH 相關金融商品的案例說明目前市場上對於相關資產仍然是有信心的,而且他在幾年前從香港證交所離開投入虛擬資產產業,就是相信這些資產未來會受到認可。Angelina也認為法規未來一定會出現趨同的現象,例如國際組織如 IOSCO 的原則性規定就是一個案例。

熊全迪律師則介紹了目前台灣對於加密貨幣業者的要求,包含反洗錢、反資恐的相關規定,也提到今年年底金管會可能會發布相關的專法。主持人追問相關的監管措施是否會抑制(discourage)相關產業發展,熊律師表示目前應該會逐漸往執照監管(license-based)的方向邁進,也提到這些措施是為了處理風險。

下一個提問主持人則是談到目前的監管措施中,哪些是正確/ 錯誤的?哪些可以更好?Paul 認為產業目前已經積極回應監管機構的需求與其帶來的挑戰,全球性的對話與討論應該要持續進行,Angelina 則是談到目前比較大的挑戰在於針對境外客戶的問題,如何處理落地後,因為網際網路特性而出現的跨境交易是當前要解決的問題。John 則是提到針對虛擬資產的持有者與交易者,應重新檢討將其視為消費者的可能性。他認為虛擬資產的特性如同開源軟體,而開源軟體的使用者通常被認為具有相關的知識,在交易時也要負擔一定的義務。最後熊律師則是提到目前台灣的金管會正在著手擬定 RWA 跟穩定幣的監管架構。

在開放觀眾提問部分,第一個問題是在與監管機關溝通、甚至是教育他們時,最大的挑戰為何?Angelina 回答最大的挑戰在於讓監管機關了解虛擬資產背後的機制與價值。而第二個問題是我問的,我詢問如何在讓監管機構了解相關機制,但同時又不會產生利益衝突?Paul 建議應該要讓監管機構的人員少量持有虛擬資產,譬如政府可以發 10 美元的資產,讓這些公務人員來運用,這樣他們會比較了解市場與業界發生的狀況。

第二場是有關如何實踐 Plurality ,請到了之前參選東京都知事的安野與在台灣執行許多專案的 Zoey,還有最近在跟唐鳳合作,誓言買下 TikTok 在美業務的 Project Liberty 創辦人,是很有趣的分享。

主題:Global Endeavors Towards Digital Democracy: Lessons and Pathways

主持人:Kim Yongjae|Chief Regional Coordinator for Asia-Pacific | WFUNA

與談人:

  1. Tomicah Tillemann |President and CEO | Project Liberty
  2. Zoey Tseng|Independent researcher | Odditysay Labs
  3. Takahiro Anno |CEO | Management Machine, Inc.

主持人請大家分享自己在做的專案,Zoey 分享去年的在 g0v 社群中做的,數位公共財哥平方投票、plural identity 的 DID 計畫、TttC導入數位發展部、與 Awesome Taiwan Knowledge。Zoey 也提到,不要建立消費他人的連結。

安野則以我的職志是創造未來的科技開頭,分享自己參與東京都知事的經驗。雖然參選之初傳統媒體幾乎沒有任何討論,但是他最終得到15萬票,位居第五。他在選舉中試圖讓競選變成選民與候選人間的雙向溝通,以 broa-iistening 的方式收集選民的意見。該方法分成三個階段:傾聽、討論(brush up)與發布。在傾聽階段,他使用 Talk to the City 技術,收集 X 與 Youtube 的資料,在討論階段,他運用 GitHub 組織討論,收集到超過200個議題,100項回饋。最後的發布階段,他建立了AI 虛擬替身(avatar)來分享政見。並利用這個替身來回答問題,在 YouTube 上的回應高達 7400 則。他目前的目標是讓這些技術能夠被其他年輕的參選者使用。

Tomicah 則是分享 Project Liberty 如何讓科技成為民主的介面,進而產生不同的結果。他目前的行動便是讓科技成為更好的介面,來轉化公民的訴求為實際的政策。他曾經為包含拜登的參議員與政府部門工作,並意識到科技可以創造好的成果,如台灣與愛沙尼亞,當然也可能是反面的。他提到目前的技術高度集中在少數的參與者手中,而且非常不透明。同時,民主正在倒退。然而他認為新的技術可以協助解決這些問題,正如同 http 等網路協定一樣。他目前在參與的一個行動叫做 frequency,目標是讓更多使用者可以更好的使用數位身份。最終目標希望可以讓技術與民主目標維持一致。

主持人也分享自身在聯合國的工作經驗,提到目前聯合國受到很多質疑,包含對於環境保護與區域衝突的失望。目前聯合國迫切需要應對氣候變遷的相關技術,但同時也要面臨地緣政治衝突的問題(中美衝突等),因此如何將技術用於政治議題變得相當重要。並請 Zoey 分享相關經驗。Zoey 認為每個人都可以為數位民主採取行動,例如透過 g0v 或其他管道。而相較日本等國家,台灣民主較為年輕,所以也可以思考更多的機會,例如利用 AI 整理公眾意見,或者是採取新的網路協定,如 web3。主持人提到昨天與唐鳳的午餐,唐鳳透露會於之後加入 Project Liberty,主持人問 Tomicah Project Liberty 如何應對選舉。Tomicah 回應民主最重要的是個人如何思考議題與採取行動。他以 TikTok 為例,討論其平台上的價值,是否真的符合(align)美國的社會價值。目前Project Liberty 希望能夠買下 TikTok 並將其轉化成能夠促進公民意見的介面,以及導入相關的工具,使其成為一個促進民主的數位平台。他提到強化民主的兩大關鍵在於增進民眾的信任以及確保大家取得正確的資訊,這也是他們目前行動的目標。

主持人接者問安野,基於他企業家的背景與投入政治的經驗,有什麼心得。安野回答,從上次選舉的經驗,他的專長可以為數位民主做出貢獻,同時日本也具有實踐數位民主的可能性。目前年輕選民的困境在於他們在選票比例上是少數,這也是年輕人不投票的原因,不過從這一次使用數位工具競選的經驗,有很多人反應說可以看到下一代民主的希望,看到民主不僅僅是投票,而是可以運用科技工具,幫助政府了解民眾的訴求。這也是自己的下一個目標,幫助地方政府與政治人物從體制外或體制內運用這些工具。

主持人接下來提到目前的民主與科技可以如何發展,Tomicah 認為民主本來就是解決人類問題的技術,而現在民主則需要透過科技來加以強化,安野也抱持同樣看法,認為民主這個延續300多年的技術可以透過科技來修正其中的問題。最後 Zoey 則是呼籲大家實際行動,搜尋與自己國家相關的民主議題,從了解開始。

第三場則是有關公民科技的場次,請到了 Code for Japan 的 Hel Seki 關治之與 Code for Korea 的 Ohyeon,也是相當精彩的交流!

與Code for Japan 的 Hel Seki 關治之先生、 Code for Korea 的 Ohyeong 以及 Code for Korea 的 Haiwun 合照

主題:Building A Fairer Democracy: Let us see the source code!

主持人:Claire Calmejane|Lela Capital

與談人:

  1. Tomicah Tillemann |President and CEO | Project Liberty
  2. Hal Seki |Code for Japan
  3. Ohyeon Kweon|Code for Korea

Hal 提到自己創立公民科技組織時,日本還沒有相關的討論,他也提到建立公民科技的生態系允許貢獻者以更多元的方式,而非為單一實體工作的方式貢獻,建立這樣的生態系是符合 pluality 概念的描述。他也提到 Code for Japan 持續為這些公益的專案貢獻者創造動力。同時在十年前,因為地震的關係,有許多人開始投入,在當時並沒有很好的方式來連結這些貢獻者,這也是 code for Japan 開始努力的地方。Ohyeon 則提到韓國人沒有為公共議題發聲或行動的風氣,而他認為藉由科技的方式,可以增進大家對於公民科技的關注。目前 Code for Korea 已經有超過800人加入。Code for Korea 不斷以有趣的方式邀請大家一起參與與公共議題,雖然很多人都是獨自生活,但是藉由對於重大事件的關注,可以創造共同的經驗。例如在疫情期間,CFK創造了韓國的口罩地圖,促進人們的公共參與。

Tomicah 提到他有一個朋友是 Code for America 的創辦人,也分享了日本與韓國的經驗。他的家人也是因為社會制度的變革而來到美國,有了現在的生活。他為美國國務卿設計了支持世界各地公民社群的組織與工具,他從他的經驗觀察目前的科技發展雖然相當進步,但是這些科技還沒有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問題。他分享了 Liberty IO 的專案,招募開發者開發協助使用者掌握數位服務主導權的工具,也在招募政策專家設計相關的制度,以及公民參與者協助促進基層的參與。目前Project Liberty有美國與歐洲(巴黎)的辦公室,目前也在增進對亞洲地區的關注。他觀察台灣與日本等地有許多人具有相關的專業技能,也希望這些人能夠為目標盡一分心力。

主持人接著提問Tomicah 如何達成目標,並在不同的專案中達成平衡治理,Tomicah 提到組織中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包含來自非洲與台灣(唐鳳)的代表。有許多人參與組織的倫理委員會,藉由這樣的方式來確保治理的有效性。關於治理的問題,Hal 提到 CFJ 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在組織上有跟政府對接的團隊,負責處理與政府的合作。Hal 也提到真正的去中心化組織可能會是像 g0v一樣。但 CFJ 則是比較接近非營利組織與公司的結合。一方面藉由接觸相關業務來維持組織營運,另一方面則是透過建立與經營社群來維繫參與者連結。CFJ 會舉辦黑客松等聚會與活動,同時也有80個在日本各地的在地社群。Ohyeon 提到目前社群正在嘗試建立如 vTaiwan 或 Join 平台的數位公共參與與審議工具。不僅是開發,也同時將其開源並提供指引。目前社群也在積極與社會溝通,幫助大家認識當代的民主所需要的數位工具。社群也利用請願書與公共空間的方式,鼓勵公眾對於政府與社會議題提出意見。然而政府官員有時也會對公眾參與提出批評與攻擊。這也是目前遇到的挑戰。

主持人提問Ohyeon 開發開源的平台與工具是否遭遇到來自資安或隱私的疑慮,Ohyeon 提到目前平台上的功能與資安及隱私較無關係,目前的目標是讓平台更為公開,不過如果遇到具有相關疑慮的資訊,則會加以處理。Hal 則提到開源的價值在於一旦軟體發生問題,其他使用者可以及早發現並修復。所以最重要的是讓越多人使用,這樣就能讓更多的使用者一起合作。不過與政府溝通時,政府內部確實會考量資安與隱私的疑慮。

主持人提問Hal 如何與政府進行協作,Hal 提到他們與政府合作時,會強調開源,同時他也以 covid 相關開發案例的角度分享開源可以取得的貢獻,包含來自各國的300個回報,幫助讓相關的服務變得更好(按:應該是之前唐鳳上日本媒體那個)Tomicah 認為科技最重要的是是否符合當代的民主價值,而開源可以讓使用者掌握他們使用的數位工具,目前已經有 100萬人加入| Project Liberty 的計畫,這些貢獻是推動許多社會重大變革的動力。他也談到有機會可以讓一些服務變得開源,讓更多人可以使用。他也呼籲開放社會應該要合作,否則將沒有足夠的資源來解決問題。主持人總結相關的科技發展應該要能夠屬於每一個人,Tomicah 也提到除了服務以外,也應該要關注更好的資料基礎建設,應該要找到更好的使用者資料管理方式,現在利用使用者資料發展數位服務的方式應該要被改變。不應該讓少數人獨佔相關權力並加以掌握。所以除了軟體層面外,個人資料的保護與管理也是相當重要。

主持人提到 Project Liberty 正在建立新的資料庫,還有 GPAI 正在執行的專案。而Tomicah 則回應目前有不同的專案正在進行,例如開放政府行動方案。然而這些專案的挑戰在於他們是基於目前網路的結構來進行設計的,例如 tcpip 的相關協議。然而我們應該要從根本改革目前網路協議處理資料的方式,例如利用新的開源協議,DSNP 來處理資料,以此建立新的開源基礎建設來確保科技符合民主的價值。主持人詢問這些改變是否會在政府推動?Tomicah提到近兩個月,他們找了50幾位參議員,介紹這些概念。在達到這個目標時,必須要取得技術與法規的資源與支持。目前立法者中有議員其實相當希望有一個技術的解決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他認為需要一個如 CFJ 與 CFK 的組織來解決這些問題,發展符合公共價值的數位服務。

Hal 問Tomicah 是否有接觸日本的政府,Tomicah 回應有,而且日本政府是有認識到這個問題的,但更重要的是讓大眾了解到為何需要這些改變的原因。面對AI 的問題,Tomicah 認為我們必須要開發更好的模型,同時首先,要在增進資料品質的同時,意識到貢獻者,並想辦法加以回饋。其次他以 TikTok 為例,希望透過開源的方式,藉由提供原始碼的方式來增加透明性,這樣的措施也可以被用於人工智慧上。

主持人接著提到美國與歐洲不同的管制模式,Tomicah 則提到美國應該要有特別的責任來保障言論自由與開放社會。主持人提到 AI Act 的爭議,例如 Meta 宣布不會在歐洲發布最新的 AI 模型,並認為歐洲採取了較為保守的作法來應對。而美國則採取不同的模式。主持人接著想討論政府、組織與不同的參與者對於科技與民主的互動的看法為何?Hal 認為許多日本人因為社會風氣的關係不想發表意見,這也是為何 CFJ 使用 Decidim 工具收集意見的原因。雖然有工具,但是使用者不願意使用會是一個問題。CFJ 辦了許多線下與線上的工作坊,並藉由線上與線下的結合來達成更好的討論。另一個問題是政府並沒有太多的預算加以支持,所以會需要爭取其他的財務資源。

主持人追問線上與線下的結合如何影響未來的民主,Hal 提到線下的聚會很好建立信任,但是很難擴大規模,線上的活動則相反。藉由技術,或許可以將兩者結合截長補短,如同安野所示範的,藉由線上的討論收集意見並呈現,並透過線下的討論達成更好的決策。Ohyeon 認為韓國目前的問題在於演算法,這會影響人們接受資訊的方式。目前有基金會在開發程式,讓人們可以自己掌握演算法。所以除了開源,讓大家掌握演算法外,數位素養亦相當重要,要幫助人們認識演算法的重要性。

最後,主持人問大家如果有一根魔杖,想要拿來做什麼?Ohyeon 希望可以讓公民掌握社群媒體與其他的數位工具,雖然奇點會發生,但是只要能夠發展讓大家使用與掌握的平台,就可以解決問題。Hal 則提到公民科技需要持續下去,但是也需要有現實的考量。例如目前 cfj 有很多很好的專案,但是缺乏財務上的資源,所以目前 CFJ 希望建立一個投資專案的基金,利用一些 web3 的技術,為公民科技專案找到投資。Tomicah 則希望創造數位服務,將類比世界的制度轉化爲數位世界的行動,例如選擇(投票)與身份,這些都可以透過技術加以強化,他也希望與大家一起合作達成目標。

--

--